一、域名系統
還記得你上次輸入 www.baidu.com 時有沒有想過:瀏覽器是如何知道它背後的 IP 位址的?
這就要靠域名系統(DNS:Domain Name System)。 DNS 的功能是將人類可讀取的網域名稱(如 example.com)轉換為電腦可讀取的 IP 位址(如 93.184.216.34)。就像你透過聯絡人姓名找到手機號碼一樣,DNS 就是網路的「電話簿」。
當你造訪一個網站時,電腦會先查詢 DNS 伺服器,取得該網域對應的 IP 位址,然後再發起真正的網路請求。
二、遠端登入(Telnet / SSH)
在網路世界中,距離不再是問題。借助遠端登入服務,你可以輕鬆地遠端存取和操作另一台電腦。
Telnet 是最早的遠端登入協議,基於明文傳輸,存在安全隱患。
SSH(Secure Shell) 是現代主流遠端登入協議,支援加密傳輸,更加安全可靠。
遠端登入常用於維運、開發、調試等場景,例如你可以在本地控制一台雲端伺服器,安裝軟體、查看日誌、重啟服務等操作,彷彿就在身邊。
三、文件傳輸協議
需要上傳或下載大檔案? FTP(File Transfer Protocol) 就是為此而生的。
FTP 提供了在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上傳、下載、重新命名、刪除檔案的能力。它採用的是客戶端-伺服器模式,使用 TCP 協定(通常是連接埠 21),支援使用者驗證和目錄瀏覽。
不過要注意的是,傳統 FTP 也是明文傳輸,如果涉及敏感數據,建議使用加密版本如 FTPS 或 SFTP(基於 SSH 的檔案傳輸協定)。
四、電子郵件服務
雖然即時通訊已經很發達,但電子郵件依然是網路通訊的重要形式。
常用的郵件相關協定包括:
SMTP(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):負責寄送郵件。
POP3(Post Office Protocol v3):從伺服器下載郵件到本機,下載後郵件預設會被刪除。
IMAP(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):郵件保存在伺服器端,支援多終端同步檢視。
透過郵件信箱客戶端或網頁信箱 ,使用者就可以方便收發郵件,進行資訊交流。
五、WWW 與超文本傳輸協定HTTP
WWW(World Wide Web) 是網路上最直觀的表現形式,也是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服務。它由萬維網上的網頁、圖片、影片等資源組成,而這些資源是透過瀏覽器存取的。
瀏覽器和伺服器之間的通訊依賴於一種協定:HTTP(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)。
HTTP 定義了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如何請求與回應資源。
每次你在瀏覽器中造訪一個網頁,都會經歷 DNS 查詢、TCP 連線、HTTP 請求等多個步驟,最後才能看到你想要的內容。
隨著安全性需求提升,現在更建議使用 HTTPS(帶有加密層的 HTTP)。
以下是TCP三次握手四次揮手過程:
六、總結
這些 Internet 基本服務就像一座大廈的鋼筋骨架,雖然大多數用戶從未直接感受到它們的存在,但每一次網頁訪問、文件下載、遠端登入背後,都有它們默默的支撐: